嵩阳书院诗
[宋代]:李廌
束发从政事,佩缓曳长裾。
守令有民社,裂地皆分符。
问之尔何由,必曰因业儒。
自致或世赏,因儒升仕涂。
一朝希斗禄,辄与故步殊。
佞夫专媚灶,要路事驰驱。
俗夫抗尘容,勾校迷墨朱。
自谓尚市道,不若效贾区。
何必念故业,易地有蘧庐。
嵩阳敞儒宫,远自唐之庐。
章圣旌隐君,此地构宏居。
崇堂讲遗文,宝楼藏赐书。
赏田逾千亩,负笈昔云趋。
劝农桑使者,利心巧阿谀。
飞书檄大农,鬻此奉时须。
垣墙聚蓬蒿,观殿巢鸢乌。
二纪无人迹,荒榛谁扫除。
桑羊固可烹,县令亦安乎。
今主尚仁政,美利四海敷。
仁贤任阿衡,天地一朝苏。
已责复蠲敛,肉骨生膏腴。
疲民悉按堵,此地尚荒芜。
淮西高夫子,为政多美誉。
百里政肃雍,民不困追胥。
愤彼释老子,遗宫遍山隅。
吾儒一何衰,废迹可嗟吁。
连牋叩洛尹,移文讽使车。
义有子衿耻,功将泮水俱。
兴衰虽在天,此意良可书。
却思鬻此者,於儒与何诛。
又思昔县令,亦昔儒之徒。
兴儒有美意,无忘高大夫。
束發從政事,佩緩曳長裾。
守令有民社,裂地皆分符。
問之爾何由,必曰因業儒。
自緻或世賞,因儒升仕塗。
一朝希鬥祿,辄與故步殊。
佞夫專媚竈,要路事馳驅。
俗夫抗塵容,勾校迷墨朱。
自謂尚市道,不若效賈區。
何必念故業,易地有蘧廬。
嵩陽敞儒宮,遠自唐之廬。
章聖旌隐君,此地構宏居。
崇堂講遺文,寶樓藏賜書。
賞田逾千畝,負笈昔雲趨。
勸農桑使者,利心巧阿谀。
飛書檄大農,鬻此奉時須。
垣牆聚蓬蒿,觀殿巢鸢烏。
二紀無人迹,荒榛誰掃除。
桑羊固可烹,縣令亦安乎。
今主尚仁政,美利四海敷。
仁賢任阿衡,天地一朝蘇。
已責複蠲斂,肉骨生膏腴。
疲民悉按堵,此地尚荒蕪。
淮西高夫子,為政多美譽。
百裡政肅雍,民不困追胥。
憤彼釋老子,遺宮遍山隅。
吾儒一何衰,廢迹可嗟籲。
連牋叩洛尹,移文諷使車。
義有子衿恥,功将泮水俱。
興衰雖在天,此意良可書。
卻思鬻此者,於儒與何誅。
又思昔縣令,亦昔儒之徒。
興儒有美意,無忘高大夫。
唐代·李廌的简介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 李廌的诗(227篇) 〕
明代:
邱云霄
浮生荏苒年光尽,旧业凄凉壮志违。醉里自怜伤古调,灯前儿舞试新衣。
千家爆竹城闉莫,一箸柔蔬酒力微。白发总能知岁改,青山依旧对柴扉。
浮生荏苒年光盡,舊業凄涼壯志違。醉裡自憐傷古調,燈前兒舞試新衣。
千家爆竹城闉莫,一箸柔蔬酒力微。白發總能知歲改,青山依舊對柴扉。
:
徐兆玮
海蜃楼台变幻多,桐华消息易传讹。敛身艳笑惊钗燕,入骨愁丝缚茧蛾。
镇日天台春有主,小风古井水无波。灯窗同听潇潇雨,还想吴音一阕歌。
海蜃樓台變幻多,桐華消息易傳訛。斂身豔笑驚钗燕,入骨愁絲縛繭蛾。
鎮日天台春有主,小風古井水無波。燈窗同聽潇潇雨,還想吳音一阕歌。
宋代:
赵鼎
花飞便觉春容减,一阵狂风满地红。可惜馀芳留不得,夜深人静月朦胧。
花飛便覺春容減,一陣狂風滿地紅。可惜馀芳留不得,夜深人靜月朦胧。
宋代:
李宏
三江会合水交流,拥抱岚光送客舟。
只与寄诗身不到,老人可是负江楼。
三江會合水交流,擁抱岚光送客舟。
隻與寄詩身不到,老人可是負江樓。
宋代:
张耒
心悸西江浪似山,眼明僧舍一窗闲。
从今要见庐山面,画作屏风静处看。
心悸西江浪似山,眼明僧舍一窗閑。
從今要見廬山面,畫作屏風靜處看。
宋代:
释道宁
摩竭正令,未免崎岖。少室垂慈,早伤风骨。腰囊挈锡,辜负平生。
炼行灰心,递相钝致。争似春雨晴,春山青。白云三片五片,黄鸟一声两声。
摩竭正令,未免崎岖。少室垂慈,早傷風骨。腰囊挈錫,辜負平生。
煉行灰心,遞相鈍緻。争似春雨晴,春山青。白雲三片五片,黃鳥一聲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