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毛泽东的诗 >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近现代]:毛泽东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万千枫林被霜打过焕发鲜亮的红色,红军战士一腔怒火直冲云天。大雾笼罩龙冈深暗的连绵群峰,我军齐声高呼,前线杀敌并活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敌兵又来侵犯,狼烟四起遮掩了半边天。我将唤醒千百万的工农大众,同心协力齐努力,那时不周山下红旗遍插迎风招展。

注释

1.霜天:这里指冬天。秋冬都有霜,故可统称“霜天”。

2.烂漫:光彩分布貌。《文选》卷十五张衡《思玄赋》:“烂漫丽靡”。

3.天兵:指红军。

4.霄汉:高空。霄,云气;汉,天汉,即天河。云气和天河都是在高空,所以用来表示高旷至极的天际。

5.龙冈:龙冈头墟的简称,在江西省宁都、吉水、吉安、泰和、永丰诸县之间,地属永丰县。山峦重叠,形式极险。

6.千嶂:许多高山。宋 范仲淹《渔家傲》:“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7.张辉瓒:国民党第十八师师长,兼任江西剿匪总指挥,俘虏后被愤怒的群众斩首,其头装在木笼内扔入赣江。

8.二十万军重入赣:敌人发动第二次“围剿”时,总兵力20万,何应钦任总司令。

9.风烟:犹风尘,杜甫《秋兴》:“万里风烟接素秋。”

10.天半:半空。

11.不周山:不周山为古代传说中的山名,最早见于《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据王逸注《离骚》,高周注《淮南子·道原训》均考不周山在昆仑山西北。相传不周山是人界唯一能够到达天界的路径,但不周山终年寒冷,长年飘雪,非凡夫俗子所能徒步到达。不周山具体在哪里有多种说法,最常见的说法是帕米尔高原。

参考资料:

1、吴功正.毛泽东诗词鉴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06月第1版:第46页

2、公木.毛泽东诗词鉴赏.长春:长春出版社,1994.6:66-67

3、万震球.毛泽东诗词讲义: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07:第359页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创作背景

  一九三零年十二月七日,蒋至南昌部署第一次大“围剿”,以十万兵力,进攻赣南、闽西的红军根据地。十二月三十日,红军在龙冈伏击张辉瓒并全歼其十八师。第一次大“围剿”就此结束,闻听前方捷报,毛主席喜形于色,遂在马背上吟成。

参考资料:

1、张荣东.毛泽东诗词赏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01月第1版:第41页

2、蔡清富、黄辉映.毛泽东诗词大观: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07月第1版:第116页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鉴赏

  此诗作于1931年早春,其时正值冬春交替之节令。毛泽东所领导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呈现出一派万千林木被霜染红,烂漫盛开之景。虽有寒意却处处给人有温暖如春之感,诗人笔下根据地的冬天生机盎然,就在这勃勃向上的画面中,冬日正义的肃杀之气正严阵以待。因为就在此时,在1930年的岁尾,蒋介石调集约十万大军以伪江西省主席、国民党第九路军总指挥鲁涤平为总司令官,第18师师长张辉瓒为前线总指挥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一次大“围剿”。此诗前二行正艺术地集中再现了当时的处境以及士气高昂之情。

  红军战士不仅仅是一腔怒火冲云端,而且为保卫家园在伟大舵手的亲自指挥下沉着迎战。在诗中第三、第四、第五句中生动凝炼地再现了战斗场面,虽未正面详细描写激战情况,但诗人凌云健笔先点出龙冈大雾,暗示给读者一种毛主席一贯的“诱敌深入”伏击之的战略战术,然后是战士的欢呼声,最后进抵战局之结果,并干干脆脆地用一个具体细节指明活捉敌军前线总指挥张辉瓒,犹如王昌龄的“已报生擒吐谷浑”。而当时的情形也的确如此,毛主席亲自指挥红一方面军的一、三两个军团,共四万人,先是后撤,于12月下旬将敌军先头部队诱至根据地中部,紧接着于1930年最后一天在龙冈作伏击歼敌之战,结果一举击溃敌军并活捉张辉瓒及敌部九千人。新年伊始,再度乘胜攻击,至1931年1月3日,共歼敌军一半以上。迎来了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

  本诗上半阕是诗人喜闻龙冈之战大捷的当晚一气写成的,第三句原为“唤起工农千百万”,而后在次年春,当诗人闻敌人将结集更大兵力作第二次大“围剿”时,心潮起伏,英迈难平,遂一气补写出整首诗的下半阕。完稿后,毛泽东发现上下两阕都有“唤起工农千百万”之句,便将上半阕的第三句改为“雾满龙冈千嶂暗”。

  由此可见,此诗上半阕写作战的胜利,下半阕却是再发雄音以表第二次迎战之决心。

  序幕一揭,国民党又以双倍兵力卷土重来,滚滚狼烟遮没了半个天空,真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面对重兵来犯,如何迎敌,诗人仍然满怀信心,运筹帷幄,最后三句一口气豪迈道出:“唤起千百万劳苦大众齐心协力奋勇向前,那时红旗就会插遍整个中国”,同时也表明作者一贯的思想:放手发动群众,人民战争、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等等。

  最后一行,诗人活用了中国古代神话中共工头触不周山的故事,在他眼里,共工是胜利者,是敢于革命的英雄,共工以头触山就比喻为红军将士最终将推翻蒋家王朝,毛主席不愧为一位有预见性的诗人,他在最艰苦的岁月已看到遥远的胜利的曙光。犹如一位美国诗人庞德所说,真正的“诗人是一个种族触角。”唯有这样的诗人才有最灵敏的触须,才有预见性,才可能比所有人提前预感到自己民族的欢乐、胜利、痛苦、悲哀、不幸及灾难。毛主席就是这样一位诗人,他已感觉到了这一切,胜利只是指日可待的事。

  此词中出现了两组“红“字词组:”红烂漫红旗乱“。取得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已是一九三一年的元月,此时已进入冬季,是万木萧条的日子,应该不会出现“万木霜天红烂漫”的情景,但在这里毛主席着意讴歌的不是山河形胜而是人和。小试牛刀即以弱胜强,以寡敌众,使他看到了“红色”的希望,他的喜悦之情当难以言表,没有什么再好的词语能够帮助他表述这份成功的快乐,惟有“红烂漫”才足以把他在取得胜利后的欢欣之情浓缩于霜天中的万木。

  目睹胜利了的红军将士在龙冈的重山叠岭之下,挥舞红旗,欢庆胜利。毛主席想到了三千年前那位“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的氏族首领共工氏,在他眼中,被唤起的千百万工农群众,每一个人都成了能使得“天柱折,地维绝”的大英雄,这些大英雄们将与他一道砸碎黑色锁链,建立红色政权。如果说这是他人民战争思想的萌芽,那么后来也正是他人民战争的光辉思想,领导中国人民战胜了日本侵略者打垮了蒋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国。

毛泽东简介

唐代·毛泽东的简介

毛泽东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 ► 毛泽东的诗(14篇)

猜你喜欢

初秋

宋代俞桂

火老金柔暑告残,乘凉正好望西山。

秋声来处无寻觅,只作窗前竹叶间。

为顾彦先作诗

魏晋陆机

肃肃素秋节。湛湛浓露凝。

太阳夙夜降。少阴忽已升。

移居太仆街

明代石宝

从仕二十载,卜居亦六七。身世任蓬转,无问喧与僻。

最后移阙西,地位更平直。趋鼓向启明,绕尽宫树碧。

景州城外

俞得鲤

曲路重关小有天,招招酒旆解留仙。荒城古塔凌霄汉,古树层台薄晚烟。

灯火前街人似沸,鸡声寒店夜如年。千般总是征途味,留得霜华到鬓边。

八声甘州·被西风吹不断新愁

宋代魏了翁

被西风吹不断新愁。吾归欲安归。望秦云苍憺,蜀山渺渀,楚泽平漪。鸿雁依人正急,不奈稻粱稀。独立苍茫外,数遍群飞。多少曹苻气势,只数舟燥苇,一局枯棋。更元颜何事,花玉困重围。算眼前、未知谁恃,恃苍天、终古限华夷。还须念,人谋如旧,天意难知。

登塔

宋代陆游

冷官无一事,日日得闲游。

壮哉千尺塔,摄衣上上头,眼力老未减,足疾新有瘳,幸兹济胜具,俯仰隘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