蹻
笔顺 反馈

复制

qiāo ㄑㄧㄠ jiǎo ㄐㄧㄠˇ juē ㄐㄩㄝ ㄐㄩˊ xuè ㄒㄩㄝˋ

足部 共19画 左右结构 U+8E7B
汉语字典

足部

19画

12画

左右结构

qiao jiao jue ju xue

qiāo jiǎo juē xuè

KHTK

RMHKB

JIJL

62127

8E7B

[2512121313425125251] 竖、横折、横、竖、横、竖、提、撇、横、撇、捺、竖、横折、横、竖、横折钩、竖、横折、横

蹻字概述

折叠展开

〔蹻〕字拼音是qiāo,jiǎo,juē,jú,xuè 部首是足, 总笔画是19画。

〔蹻〕字是左右结构 五行属火。

〔蹻〕字仓颉码是RMHKB 五笔是KHTK 四角号码是62127 郑码是JIJL

〔蹻〕字的UNICODE是8E7B。 十进制为36475,UTF-32:00008e7b,UTF-8:E8 B9 BB。

〔蹻〕字的异体字是

蹻的意思

折叠展开

1qiāoㄑㄧㄠ

基本解释

同“”。把腳舉高。《説文•足部》:“蹻,舉足行高也。”《集韻•宵韻》:“蹺,舉趾謂之蹺。或作蹻。”

走貌。《篇海類編•身體類•足部》:“蹻,走兒。”

表演高蹺時綁在腳上把人墊高的木棒。清彭士望《九牛壩觀觝戲記》:“乃接木為蹻,距地八尺許,一男子履其上。”

捷舉手足。《素問•異法方宜論》:“其治宜導引按蹻。”

详细解释

名词

1.屐、鞋。古代多指草鞋clogs; shoes; straw sandals

布衣草蹻而牧羊。 —— 《汉书·卜式传》

2.另见 qiāo。

2jiăoㄐㄧㄠˇ

基本解释

〔蹻蹻〕①驕傲。《爾雅•釋訓》:“旭旭蹻蹻,憍也。”《廣韻•宵韻》:“蹻,驕也。”②壯貌。《詩•大雅•崧高》:“四牡蹻蹻,鉤膺濯濯。”③威武強盛貌。《詩•周頌•酌》:“蹻蹻王之造,載用有嗣,實維爾公允師。”

同“”。勇健,矯健。《廣雅•釋詁二》:“矯,健也。”

详细解释

抬起脚来。

《说文解字•足部》:“举足小高也。”

3juēㄐㄩㄝ

基本解释

不穩定貌。《廣韻•藥韻》:“蹻,走蹻蹻皃。”

通“”。草鞋。《集韻•藥韻》:“屩,《説文》:‘屐也’。通作蹻。”

姓。《姓觿•藥韻》:“蹻,《千家姓》云:楚郡族。”

详细解释

草鞋。

《战国策•秦策一》:“羸縢履𫏋,负书担橐。”《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传》:“蹑𫏋檐簦。”

4ㄐㄩˊ

基本解释

同“”。山行用具。有錐的屐。又名檋車。《集韻•燭韻》:“檋,山行所乘,以鐵如錐施之屐下。亦作蹻。”

详细解释

参见“𫏋𫏋”、“𫏋勇”等条。

5xuèㄒㄩㄝˋ

基本解释

澀,燥澀貌。《方言》卷七:“蹻,歰也。趙曰杜,山之東西或曰蹻。”《集韻•藥韻》:“蹻,燥歰皃。”

详细解释

1.抬起(腿)。

𫏋著腿。

2.脚跟抬起,只用脚板前部著地。

𫏋足、𫏋著脚往墙外看。

3.指高𫏋(一种民间舞蹈用的装有踏脚装置的长木棍)。∥同“”。

踩著𫏋表演。

6juéㄐㄩㄝˊ

详细解释

1.〈书〉高傲不屈。

正如客心苦,堕落无复𫏋(清‧金农〈冬雪诗〉)。

2.〈书〉壮健。

既之问以文章起,其弟之悌以𫏋勇闻(《新唐书‧卷二○二‧文艺列传中‧李适》)。

1qiāoㄑㄧㄠ

详细解释

〈书〉草鞋。

蹑𫏋檐簦说赵孝成王(《史记‧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列传‧虞卿》)。

2juéㄐㄩㄝˊ

3jiǎoㄐㄧㄠˇ

1qiāoㄑㄧㄠ

2jiǎoㄐㄧㄠˇ

3juéㄐㄩㄝˊ

蹻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中 部首:足部

武英殿刻本: 第2950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1234頁,第7

標點整理本: 第1214頁,第6

唐韻》:去遙切;《集韻》、《正韻》:丘祆切,𡘋同「蹺」。
說文》:舉足行高也。
前漢・高帝紀》:可蹻足待也。〔註〕文穎曰:蹻,猶翹也。

又,《廣韻》:巨嬌切;《集韻》、《韻會》:渠嬌切,𡘋音喬。又,《廣韻》:其虐切;《集韻》、《韻會》:極虐切,𡘋音噱──義𡘋同。

又,《廣韻》:居夭切;《集韻》、《韻會》:舉夭切,𡘋音矯。
詩・周頌》:蹻蹻王之造。〔傳〕蹻蹻,武貌。又,〈魯頌〉:其馬蹻蹻。〔傳〕言彊盛也。

又,《廣韻》:居灼切;《集韻》、《韻會》:訖約切,𡘋音脚──走蹻蹻貌。

又,《爾雅・釋言》:蹻蹻,憍也。〔註〕小人得志,憍蹇之貌。
詩・大雅》:小子蹻蹻。〔傳〕驕貌。

又,《戰國策》:贏縢履蹻。〔註〕蹻,屐也。
史記・虞卿傳》:躡蹻擔簦。〔註〕蹻,草履也。
前漢・王褒傳》:離蔬釋蹻而烹膏粱。〔註〕應劭曰:木蹻也。臣瓚曰:以繩爲之也。師古曰:蹻卽今之鞋耳。
類篇》:山行所乗,以鐵如錐,施之履下。

又,《呂氏春秋》:蹻然不固。〔註〕蹻,讀乗蹻之蹻,謂其流行疾速,不堅固也。

又,《集韻》:迄却切,音謔。揚子《方言》:杜蹻,歰也。趙曰:杜山之東西或曰蹻。〔註〕㕁蹻,燥歰貌。

又,《集韻》:拘玉切,音挶──義同「檋」。或作蹻。

注解

〔蹻〕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足部

〔蹻〕字是多音字,拼音是qiāo、jiǎo、juē、jú、xuè,左右结构,可拆字为𧾷、喬,五行属

〔蹻〕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qiāo] ⑴ 同“蹺”。把腳舉高。《説文•足部》:“蹻,舉足行高也。”《集韻•宵韻》:“蹺,舉趾謂之蹺。或作蹻。”⑵ 走貌。《篇海類編•身體類•足部》:“蹻,走兒。”⑶ 表演高蹺時綁在腳上把人墊高的木棒。清彭士望《九牛壩觀觝戲記》:“乃接木為蹻,距地八尺許,一男子履其上。”⑷ 捷舉手足。《素問•異法方宜論》:“其治宜導引按蹻。” [jiăo] ⑴ 〔蹻蹻〕①驕傲。《爾雅•釋訓》:“旭旭蹻蹻,憍也。”《廣韻•宵韻》:“蹻,驕也。”②壯貌。《詩•大雅•崧高》:“四牡蹻蹻,鉤膺濯濯。”③威武強盛貌。《詩•周頌•酌》:“蹻蹻王之造,載用有嗣,實維爾公允師。”⑵ 同“趫”。勇健,矯健。《廣雅•釋詁二》:“矯,健也。” [juē] ⑴ 不穩定貌。《廣韻•藥韻》:“蹻,走蹻蹻皃。”⑵ 通“屩”。草鞋。《集韻•藥韻》:“屩,《説文》:‘屐也’。通作蹻。”⑶ 姓。《姓觿•藥韻》:“蹻,《千家姓》云:楚郡族。” [jú] ⑴ 同“檋”。山行用具。有錐的屐。又名檋車。《集韻•燭韻》:“檋,山行所乘,以鐵如錐施之屐下。亦作蹻。” [xuè] ⑴ 澀,燥澀貌。《方言》卷七:“蹻,歰也。趙曰杜,山之東西或曰蹻。”《集韻•藥韻》:“蹻,燥歰皃。”

蹻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国学经典网整理。蹻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蹻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下反切居勺切頁碼60頁,第24

蹻舉足行高也。从足喬聲。《詩》曰:「小子蹻蹻。」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四反切其雀反頁碼174頁,第1行,第2

蹻舉足行高也。從足喬聲。《詩》曰:「小子蹻蹻。」

鍇注臣鍇曰:「小人得志驕矜之皃。《春秋左傳》曰:『舉趾高,心不固矣。』」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下反切丘消切古音第二部頁碼324頁,第6許惟賢145頁,第10

蹻舉足小高也。

段注蹻高曡韵。各本作行高。晉灼注《漢書》高帝妃作小高。玄應引文穎曰:蹻猶翹也。又引《三蒼解詁》云:蹻,舉足也。丘消切。按今俗語猶然。

从足。喬聲。

段注丘消切。大徐居勺切。非也。二部。

詩曰:小子蹻蹻。

段注《大雅》文。毛曰:蹻蹻,驕皃。此引伸之義。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蹻與趫同。引申為驕貌。

與趫同。引申為驕貌。

蹻、趫同,引申為驕貌。

蹻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19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174頁,第8字
3黃侃手批第143頁
4說文校箋第83頁,第15字
5說文考正第79頁,第5字
6說文今釋第271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468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1148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409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48頁,第22字
11標注說文第84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629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2719頁【補遺】第16391頁
14通訓定聲第1301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74頁【崇文】第693頁
16說文句讀第238頁
17章授筆記第94頁,第5字
18古字詁林第二冊,第583頁,第5字
19古字釋要第225頁,第2字

蹻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trong; brave; sandals; shoes
  2. soulever le pied

蹻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蹻(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蹻(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蹻(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蹻(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蹻(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