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chāo ㄔㄠ

扌部 共7画 左右结构 U+6284
汉语字典

扌部

7画

4画

左右结构

chao

chāo

形声字

RITT

QFH

DKM

59020

2113

1913

6284

[1212343] 横、竖钩、提、竖、撇、点、撇

抄字概述

折叠展开

〔抄〕字拼音是chāo 部首是扌, 总笔画是7画。

〔抄〕字是左右结构 五行属金。

〔抄〕字仓颉码是QFH 五笔是RITT 四角号码是59020 郑码是DKM 中文电码是2113 区位码是1913

〔抄〕字的UNICODE是6284。 十进制为25220,UTF-32:00006284,UTF-8:E6 8A 84。

〔抄〕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汉字

〔抄〕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常用字

〔抄〕字的异体字是

抄的笔顺

折叠展开

抄的意思

折叠展开

chāoㄔㄠ

基本解释

誊写,照原文写。~本。~写。~袭。传~。

搜查而没收。~没( mò )。~家。~斩。

走简捷的路。~近。~小道。包~。

同“”。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手,少声。本义:叉取。

2.同本义take up with a fork

3.掠取,抢掠 rob

抄暴(以武力掠取);抄夺(抢劫掠夺);抄掠(搜劫他人财物)

4.抄写 copy; transcribe

抄集(抄录编集);抄白(抄本;副本)

5.搜查并没收search and confiscate

而抄捕南海馆之报忽至。 ——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抄籍(抄没并登记归公);抄没(查抄没收)

6.从侧面绕过去 outflank

抄击(绕道击敌);抄近(走近路)

7.两手交叉在胸前或背后插在袖筒里 fold(one's arms)

抄手;抄着腰(叉着腰)

8.顺手牵羊拿走 go off with

谁把我的字典抄走了

9.迅速拿起 take up

抄起一把锹就走了

名词

匙子;小勺 spoon; ladle 两个初煨黄栗子,半抄新炒白芝麻。——《清史稿》

chāoㄔㄠ

详细解释

1.攻击、掠取。

《后汉书•卷三一•郭伋传》:“时匈奴数抄郡界,边境苦之。”

包抄。

2.以匙或手拿取东西。

唐•杜甫〈与鄠县源大少府宴渼陂〉诗:“饭抄云子白,瓜嚼水精寒。”《西游记•第七四回》:“在那石崖上抄一把水,磨一磨。”

3.从侧面或便捷的路过去。

抄捷径、抄近路走。

4.誊写。

《水浒传•第八五回》:“教把众头领的姓名,都抄将来,尽数封他官爵。”

抄写。

5.袭用、沿用。

这件事的情况特殊,处理方法应当不同,岂能照抄!

6.扣押、没收。

《水浒传•第二二回》:“那时做押司的,但犯罪责,轻则刺配远恶军州,重则抄扎家产结果了残生性命。”《文明小史•第四回》:“难道大公祖不问皂白,就拿他凌迟碎剐,全门抄斩吗?”

7.一种烹饪方法。把食物迅速在沸水中白煮一下,随即捞起。此法北方人称为“”,广东人称为“”。

1.古代的容积单位。十撮为一抄。后泛指少量、少许。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与你一抄碎金子,与你做酒钱。”

2.姓。如明代有抄思。

chāoㄔㄠ

详细解释

1.誊写;照原文或底稿写。

抄写、抄书、照抄一遍。

2.抄袭。

这篇文章是抄来的、他抄隔壁同学的答案。

3.搜查;扣押;没收。

抄家、满门抄斩。

4.从侧面或较便捷的小路过去。

抄小路、抄捷径。

5.从侧面或背后攻击;掠取。

包抄、对手抢先一步把球抄走了。

6.抓;拿。

他抄起家伙,转身离开、抄起地上的棍子。

7.交叉。

抄手。

8.姓。

抄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06頁,第10

同文書局本: 第420頁,第10

標點整理本: 第367頁,第8

唐韻》、《韻會》、《正韻》:楚交切;《集韻》:初交切──𡘋與鈔同,叉取也。杜甫詩:飯抄雲子白。韓愈詩:匙抄爛飯穩送之。

又,《廣韻》:略取也。〈魏志・太祖紀〉〔註〕:抄略諸郡。

又,《增韻》:謄寫也。
通俗文》:遮取謂之抄,寫錄之目亦謂之抄。

又,姓。明永樂中有舉人抄思。

又,《集韻》:楚絞切,音炒──抄掠也。

又,《唐韻》:初教切;《集韻》、《韻會》:楚教切,𡘋鈔去聲──亦略取也。

又,《集韻》:桑何切,音娑──摩挱之挱亦省作抄。

集韻》或作摷,本作鈔。

注解

〔抄〕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抄〕字拼音是chā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少,五行属

〔抄〕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手,少声。本义是叉取。

〔抄〕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chāo] ⑴ 誊写,照原文写⑵ 搜查而没收⑶ 走简捷的路⑷ 同“绰”。

抄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国学经典网整理。抄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抄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楚交切頁碼469頁,第29

鈔叉取也。从金少聲。

鉉注臣鉉等曰:今俗別作抄。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七反切側嘲反頁碼1099頁,第3行,第1

鈔扠取也。從金少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楚交切古音第二部頁碼2853頁,第2許惟賢1240頁,第6

鈔叉取也。

段注叉者,手指相逪也。手指突入其閒而取之,是之謂鈔。字从金者,容以金鐵諸器刺取之矣。《曲禮》曰:母剿說。剿卽鈔字之叚借也。今謂竊取人文字曰鈔。俗作抄。

从金。少聲。

段注楚交切。二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唐宋時「鈔票」之誼不知由何引申,古無其誼。

白话解释

钞,用手叉取。字形采用“金”作边旁,“少”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從金、少聲。「金」為金粒,作為形符,表示義與金屬有關;「少」為不多,於此作為不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篆文及楷書皆和戰國文字同形。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大陸通行規範字作「钞」。

鈔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932頁,第14字
2陳昌治本第1201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892頁
4說文校箋第626頁,第6字
5說文考正第559頁,第5字
6說文今釋第2079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3470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6955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969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373頁,第1字
11標注說文第602頁,第16字
12說文注箋第4970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13659頁【補遺】第18040頁
14通訓定聲第1270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242頁【崇文】第4965頁
16說文句讀第2055頁
17章授筆記第586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十冊,第605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1290頁,第8字

抄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copy, confiscate, seize
  2. copier, plagier, confisquer, emporter, prendre un raccourci, prendre à la main, croiser (les bras)​

抄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抄(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抄(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抄(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抄(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抄(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