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àng

抗议


拼音kàng yì
注音ㄎㄤˋ 一ˋ

繁体抗議
词性动词


抗议

词语解释

抗议[ kàng yì ]

⒈  对某人、某国、某单位的言论、行为或措施表示强烈反对。

抗议书。

protest;

引证解释

⒈  谓持论正直,对错误意见表示反对。

《后汉书·卢植传》:“﹝ 董卓 ﹞大会百官於朝堂,议欲废立,羣僚无敢言, 植 独抗议不同。”
唐 陈子昂 《谏灵驾入京书》:“然后危言正色,抗议直辞。赴汤鑊而不迴,至诛夷而无悔。”
《旧唐书·陈子昂传》作“抗义”。 宋 曾巩 《祭欧阳少师文》:“諫垣抗议,气震回遹。鼓行无前,跋疐非恤。”

⒉  今用以指对他方的言论或行动提出强烈的反对意见。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七章:“这个拱手把 东北 让给帝国主义的卖国计划,更加激怒了全国人民,于是,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并且纷纷跑向 南京 去提出抗议。”

⒊  进言;献议。

《旧唐书·裴耀卿传》:“李怀光 以 河中 叛,朝廷欲以含垢为意, 佶 抗议请讨。上深器之,前席慰勉。”
清 钱谦益 《董应举》:“属当烽火震惊之时,遂能奋身而抗议。”
康有为 《感事》诗:“上帝清明閶闔开,纷紜抗议上云台。”

⒋  犹高论。见解高远的议论。

清 冯桂芬 《<校邠庐抗议>自序》:“名之曰‘抗议’,即位卑言高之意。”

国语辞典

抗议[ kàng yì ]

⒈  对他方的意见或措施作反对的表示。

《后汉书·卷六四·卢植传》:「群僚无敢言,植独抗议不同。」

反对

遵命

⒉  持论正直。

《后汉书·卷四三·何敞传·论曰》:「乐、何之徒抗议柱下,故能挟幼主之断,勦奸回之偪。」

分字解释


※ "抗议"的意思解释、抗议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经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对于一个过来人,我已经忍受过工厂那种非人的生存状态,对那些抗议的工人感同身受。

2.20日,在尼日利亚城市扎里亚又爆发反美示威,示威者走上街头,抗议美国电影《穆斯林的无知》丑化伊斯兰教先知,要求制裁电影制作人。

3.这其中也包含表示抗议的投票,但更多是反映了他们与欧盟精神格格不入的观点。

4., 带着焦虑上路,本就是一个错误,无限的埋怨与抗议使我无法集中注意力,连走路也抬不起头,行人们在我的眼中就是一个匆匆而过的身影,模糊不清。

5.在速腾断轴门上,大众犯了同样的错误,车主集体抗议速腾断轴事件,大众汽车仍然坚持“无错论”,认为是别有用心的车主“谣言惑众”。

6.这种思想不可能不是对于不劳而获的地主阶级剥削制度的一种抗议和否定,这是在陶渊明以前文人诗歌的传统上没有出现过的光辉思想,比之单纯同情人民的思想在现实主义诗歌传统上的出现,就思想质量上说,是一次更深刻的跃进。

7.反动警察审讯她时,她针锋相对地对诬告提出强烈抗议。

8.为了抗议补助减少,台南市多位议员昨下午1时30分站出来帮身障者发声,一群人集结在一运河的桥上,身障团体代表和议员轮番上阵发言,个个陈词慷慨激昂,场面十分热烈。

9.我爱这繁华的街道我爱这匆碌的人群,我看到飘扬的红旗,凛冽在心碎的恩赐之地,我爱这放浪的城市我爱这悲伤的楼群,我听到无言的抗议,响彻在壮丽的恩赐之地。汪峰

10.比如在也门,抗议最初由成熟的政党发起,但青年们很快后来居上,发出更大的抗议呼声,要求担任总统33年之久的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