搴旗斩将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拔取敌旗,斩杀敌将。
出处《吴子·料敌》:“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贲之士,力轻抗鼎,足轻戎马,搴旗斩将,必有能者。”
例子即使搴旗斩将,威振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
基础信息
拼音qiān qí zhǎn jiàng
注音ㄑ一ㄢ ㄑ一ˊ ㄓㄢˇ ㄐ一ㄤˋ
繁体搴旗斬將
感情搴旗斩将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英勇善战。
近义词搴旗斩馘
英语capture enemy flags and behead their generals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突飞猛进(意思解释)
- 缝衣浅带(意思解释)
- 青天霹雳(意思解释)
- 束手无策(意思解释)
-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意思解释)
- 物美价廉(意思解释)
- 犀牛望月(意思解释)
- 正身明法(意思解释)
- 惜指失掌(意思解释)
- 杀鸡取卵(意思解释)
-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意思解释)
- 经纬天下(意思解释)
- 汗牛充栋(意思解释)
- 不卑不亢(意思解释)
- 百无一是(意思解释)
- 一寸光阴一寸金(意思解释)
- 花言巧语(意思解释)
- 光前启后(意思解释)
- 狭路相逢(意思解释)
- 将伯之呼(意思解释)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释)
- 贤母良妻(意思解释)
- 时不我待(意思解释)
- 珠还合浦(意思解释)
- 公子哥儿(意思解释)
- 横七竖八(意思解释)
- 不合时宜(意思解释)
- 苦口婆心(意思解释)
※ 搴旗斩将的意思解释、搴旗斩将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经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彬彬有礼 | 彬彬:原为文采与质朴兼备貌。形容文雅而有礼貌。 |
沟满壕平 | 形容饱满。 |
损人不利己 | 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
遁世离俗 | 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 |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 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成竹在胸 |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
色中饿鬼 |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
妻儿老少 | 见“妻儿老小”。 |
茕茕孑立 | 孤独无依的样子。 |
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兴高采烈 |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颠倒。 |
举止娴雅 | 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
起死回生 |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
雷大雨小 | 比喻说得多,做得少,声势很大,实效很小。 |
密锣紧鼓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万变不离其宗 | 宗:宗旨、目的。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
阴阳怪气 | 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
面如土色 | 土色:灰黄色。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
惹是生非 | 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争事端。 |
反戈一击 | 反:反转;调转;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尖头横刃;长柄;像矛。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 |
乱作一团 | 混杂在一起,形容极为混乱。 |
阿时趋俗 | 阿:迎合。迎合时尚和世俗。 |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却害了自己。 |
冠履倒易 |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
恩重如山 | 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 |
置之度外 | 放在考虑之外(置:放;度:打算;计较)。形容不放在心上。 |
同功一体 | 指功绩和地位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