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校书赴东川幕

送李校书赴东川幕朗读

泥坂望青城,浮云与栈平。
字形知国号,眉势识山名。
编简尘封阁,戈鋋雪照营。
男儿须聘用,莫信笔堪耕。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归类:讽刺怀才不遇愤慨
相关诗文:

送李校书赴东川幕译文及注释

《送李校书赴东川幕》是唐代卢纶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泥坂望青城,
浮云与栈平。
字形知国号,
眉势识山名。
编简尘封阁,
戈鋋雪照营。
男儿须聘用,
莫信笔堪耕。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卢纶送别李校书赴东川幕的情景和思考。泥坂是离别的地方,诗人站在泥坂上,远望着青城山。天空中的浮云和山上的关隘平行,形成一种对称的景象。通过字形可以辨认出国家的名称,通过眉毛的形状可以识别出山峰的名字。编纂简牍的尘封阁,战车和战士的戈鋋在白雪中闪烁着光芒。诗人告诫李校书,作为一名男子汉,应该谋求职位和责任,而不是把信笔当作农耕的工具。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景物和寄托情感,展示了诗人对李校书的送别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运用景物描写和象征意义的手法,将离别的情景与人生的选择进行了联系。

首先,诗人以泥坂为背景,描绘了离别的场景。泥坂作为离别的地方,给人一种别离之情。然后,诗人通过描述浮云与栈平的景象,展示了离别时的心情与自然景观的契合。这种平衡和对称的景象,使人产生一种思索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中还运用了字形和眉势的象征意义。字形可以代表国家的名称,眉势可以辨认山峰的名字。这种象征手法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也体现了诗人对文字和形象的敏感和理解。

最后,诗人通过描述尘封阁、戈鋋和雪落军营的景象,表达了男子汉应该追求职位和责任的观点。他告诫李校书不要把信笔当作耕种的工具,而是应该积极地参与社会和国家的事务。

整首诗以简练明快的语言,通过描绘景物和运用象征意义,寄托了诗人对别离和人生抉择的思考。诗歌展示了诗人对社会责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同时也在送别的情景中表达了情感和思念之情。

送李校书赴东川幕读音参考

sòng lǐ jiào shū fù dōng chuān mù
送李校书赴东川幕

ní bǎn wàng qīng chéng, fú yún yǔ zhàn píng.
泥坂望青城,浮云与栈平。
zì xíng zhī guó hào, méi shì shí shān míng.
字形知国号,眉势识山名。
biān jiǎn chén fēng gé, gē chán xuě zhào yíng.
编简尘封阁,戈鋋雪照营。
nán ér xū pìn yòng, mò xìn bǐ kān gēng.
男儿须聘用,莫信笔堪耕。

卢纶

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有《卢户部诗集》。...

卢纶诗文推荐

玉人垂玉鞭,百骑带櫜鞬。从赏野邮静,献新秋果鲜。塞屯丰雨雪,虏帐失山川。遥想称觞后,唯当共被眠。

空宫古廊殿,寒月照斜晖。卧听未央曲,满箱歌舞衣。

提剑云雷动,垂衣日月明。禁花呈瑞色,国老见星精。发棹鱼先跃,窥巢鸟不惊。山呼一万岁,直入九重城。天衣五凤彩,御马六龙文。雨露清驰道,风雷翊上军。高旍花...

妾年初二八,两度嫁狂夫。薄命今犹在,坚贞扫地无。

累职比柴桑,清秋入楚乡。一船灯照浪,两岸树凝霜。亭吏趋寒雾,山城敛曙光。无辞折腰久,仲德在鸳行。

郎马两如龙,春朝上路逢。鸳鸯初集水,薜荔欲依松。步帐歌声转,妆台烛影重。何言在阴者,得是戴侯宗。

朱门洞启俨行车,金鐍装囊半是书。君向东州问徐胤,羊公何事灭吹鱼。

苦心三十载,白首遇艰难。旧地成孤客,全家赖钓竿。貌衰缘药尽,起晚为山寒。老病今如此,无人更问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