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晚眺

西城晚眺朗读

薄暮登城暑气微,风含睥睨欲沾衣。
青山满目惭高隐,白发盈头爱落晖。
水带平芜双鸟下,云连远寺一僧归。
深杯未觉黄昏尽,渔火遥生垂钓矶。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西

西城晚眺译文及注释

《西城晚眺》是明代黄克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薄暮登城暑气微,
风含睥睨欲沾衣。
青山满目惭高隐,
白发盈头爱落晖。
水带平芜双鸟下,
云连远寺一僧归。
深杯未觉黄昏尽,
渔火遥生垂钓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黄克晦夏日晚上登上西城,感受到微弱的夏日凉风。他感叹风中似乎有人暗中窥视着他,然后他目光转向远处的青山,自惭形秽,而他自己的白发也如同夕阳的余晖一般耀眼。湖水平静,双鸟落下,云彩连接着远处的寺庙,一位僧人正在归来。他沉浸在深杯之中,不觉得黄昏已近尽头,远处的渔火在垂钓矶上闪烁。

赏析:
《西城晚眺》通过描绘作者夏日登城的情景,表达了一种闲适、恬静的意境。诗中以写景的手法,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的行动,将读者带入了作者的视野和感受中。

首先,诗中薄暮登城的场景让人感受到夏日傍晚微凉的气息,暑气已经消散,微风吹过,给人一种宜人的感觉。接着,作者提到风中含有睥睨的目光,给人以一种神秘、略带忧虑的感觉,也暗示了作者在登城的过程中可能感受到了他人的关注或评判。

进一步,作者转向远处的青山,自惭形秽。这种自惭形秽可能源于作者对高人境界的向往和自身的不足之感。白发盈头爱落晖的描写,则展现了作者对自己年华逝去的感慨和对余晖的赞美。这里的白发和落晖可以理解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水面上的双鸟和远处寺庙的景象。水带平芜,双鸟下,展示了宁静祥和的自然景观。云连远寺一僧归,表达了僧人归来的宁静和寺庙的庄严。最后,作者提到自己深杯未觉黄昏尽,渔火遥生垂钓矶,给人以一种闲适宁静的感觉,也展示了作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与外界的喧嚣和时光的流转相隔绝。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作者的心境中,展示了对自然、时光和内心情感的体悟和感慨。同时,通过景物的对比和情感的映衬,传达了一种宁静、恬淡的生活态度,引发人们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西城晚眺读音参考

xī chéng wǎn tiào
西城晚眺

bó mù dēng chéng shǔ qì wēi, fēng hán pì nì yù zhān yī.
薄暮登城暑气微,风含睥睨欲沾衣。
qīng shān mǎn mù cán gāo yǐn, bái fà yíng tóu ài luò huī.
青山满目惭高隐,白发盈头爱落晖。
shuǐ dài píng wú shuāng niǎo xià, yún lián yuǎn sì yī sēng guī.
水带平芜双鸟下,云连远寺一僧归。
shēn bēi wèi jué huáng hūn jǐn, yú huǒ yáo shēng chuí diào jī.
深杯未觉黄昏尽,渔火遥生垂钓矶。

黄克晦诗文推荐

云雨黄昏无处所,虚亭凉色满空江。客中良夜秋三五,水底青天月一双。露气凝珠依玉树,桂花飞霰落银缸。相看况有同心在,弄影酣歌坐竹窗。

寒色苍苍落日斜,空庭独立数归鸦。石人此际方无泪,羽客今宵亦有家。已判离愁消竹叶,谁堪诗句颂椒花。明朝揽镜休怜色,未入新年鬓已华。

山下看山半在天,山巅高阁更堪怜。四更海日生檐瓦,六月林风飒绮筵。空外白飞何处雨,掌中绿绕半城烟。当时同此开窗坐,一鹤翛翛若个边。

采薪入深林,唱歌出幽谷。樵歌非无辞,辞古不可读。

纤月西楼已可望,雁声断处一痕霜。微纷露叶光犹淡,初上风帘气自凉。羌笛漫教悲旧曲,蛾眉空与妒新妆。只将今夕娟娟影,预卜中秋一夜长。

绛河垂地七襄回,弦月无云半壁开。何处笛声传《折柳》,满庭秋气飒苍苔。遥疑灵鹊桥边落,暗度穿针席上来。莫遣天孙闻此曲,欢情离恨正难裁。

江草引行路,水风吹渡桥。故人家咫尺,门外是春潮。

自筑书台读五车,锦屏千叠护残霞。何年云雨池中物,终古河山客里家。松下岩泉犹带墨,风前木笔漫生花。夕阳无限迟回意,空对高僧问《法华》。